• 中文版
  • English
首页 新闻资讯 哈工大高导热金刚石复合材料成果再登顶刊

哈工大高导热金刚石复合材料成果再登顶刊

时间:2025年04月25日

来源 | Additive Manufacturing

链接 | 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addma.2025.104793



01

背景介绍


AI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高速发展,带动电子芯片功率不断上升,高功率散热技术成为了未来芯片技术的关键领域之一。为应对复杂高热流密度散热应用场景,立足于金刚石超高导热性,高导热金刚石复合材料异构成型技术备受关注。粘结剂喷射(BJT)3D打印技术因其低成本、异构成型等特点而备受关注,然而受限于脱脂机理不清晰,其高性能、高精度异构件打印技术一直难以突破。



02

成果掠影



微信图片_20250428150733(1).png

近日,哈尔滨工业大学朱嘉琦、曹文鑫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TEG-DMA热分解动力学的粘结剂喷射打印件的热脱脂过程高保真模拟模型。基于高斯多模态拟合方法(GMF),对粘结剂喷射坯体(BJGP)的热脱脂过程进行了建模分析,并首次对灰度打印坯体(g-BJGP)进行了热脱脂分析。结果表明,在GMF基础上,建立的热脱脂模型能够很好的拟合实验结果。更进一步研究发现,g-BJGP在热脱脂过程中最大热分解单体含量仅为常规BJT打印的1/10。该研究为高导热金刚石复合材料异构成型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石。研究成果以“A diffusion-controlled kinetic model for binder burnout in a green part fabricated by binder jetting based on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kinetics of TEG-DMA”为题发表在《Additive Manufacturing》期刊。




03

图文导读


2.png

图1.由颗粒尺寸和气体压力决定的控制机制。红实线是孔隙率为30%的绿色零件的控制机制阈值线,而红虚线是孔隙率为50%的零件的分界线 。


3.png


图2.热脱脂过程的示意图:(a) PIMGP,(b) BJGP。


4.png

图3.热脱脂过程的示意图:(a) 绿色零件内部的取向,(b) 热分解气体(单体气体)的产生和扩散方向。①、②和③对应于从绿色零件中心向外扩展到边界的相邻虚拟单元。 


5.png

图4.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粘合剂在BJGPs内部的分布情况:(a) 160倍放大,(b) 500倍放大,(c) 1000倍放大,(d) 1600倍放大。


6.png

图5.液体粘结剂固化和热分解过程分析:(a)粘结剂粘度随温度的变化;(b)单体交联示意图;(c)液体 粘结剂TG-DTG; (d)液体粘结剂热分解产物红外分析。


微信图片_20250428150356(1).png

图6.粘结剂热分解数据拟合:(a-c)5 ℃/min、10 ℃/min、15 ℃/min下的DTG;(e-g)5 ℃/min、10 ℃/min、15 ℃/min时的TG。

7.png

图7.热分解单体含量变化:(a)-(c)在升温速率为5、10、15 ℃/min时单体总含量的变化情况,其中残余量表示生成的气体单体质量与BJGP中原粘结剂质量之比,min表示粘结剂单体含量在Deff上限(4.18 ×10-6 m²/s)下的变化情况,Max表示粘结剂单体含量在Deff下限(3.16 ×10-7 m²/s)下的变化情况;(d)-(f)在升温速率为5、10和15 ℃/min时局部单体含量的变化,表示从圆柱体中心到圆柱体坯体高度1/2处边界处热分解所得单体含量的变化。


8.png

图8.坯体粘结剂分布示意图:(a)单一粘结剂含量;(b)多种粘结剂含量。颜色越深,粘结剂含量越高,A<B<C。